二战日本袖珍潜艇,想法美好制作精良,然而上了战场就成活靶子

早在日俄对马海战之后,日本人就产生了袖珍潜水器用于奇袭的想法,当时日本海军军官横竹大佐在于他的好友岸本聊天时就向他提出了研制人操鱼雷的想法,横竹坚信这种武器在未来战争中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岸本当时是负责鱼雷研制的海军技术部第一局第二科科长,他不仅被横竹的话所说服,而且还发展了横竹的理论,将横竹假想的人操鱼雷升级为袖珍潜艇。经过仔细思索之后,岸本很快草拟出一份研制计划,交由鱼雷专家浅俊英负责。

▲存放在美国博物馆里的甲标的级袖珍潜艇。

经过一段时间的缓慢论证之后,研究团队确定了袖珍潜艇需要满足的几个基本技术指标:1.最大航速应该能够达到当时主力战列舰的1.5倍也就是30节;2.可以携带2枚鱼雷;3.航程不低于35海里;4.可以回收后重复使用。这四点基本圈出了日本袖珍潜艇研制的要求,袖珍潜艇此后一直围绕这四个要求展开。

不过进度依然缓慢,关键原因在于没能够引起高层重视,所有研制工作实际上都是几个人自发进行,因此项目一直停留在讨论与论证阶段,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不过到了1932年,对于研制团队来说终于是苦尽甘来,日本海军经过初步论证之后认为该项目可行性很大,岸本赶紧抓住机会,将详细方案呈报给海军司令部总参谋长伏见宫博,后者拍板同意了研制方案,并责成主管海军技术部的杉正人中将批准此事。有了海军的批准,整个项目立马迎来了光明,袖珍潜艇代号“甲标的”,研制工作全面铺开。

▲被美军缴获的甲标的。

1933年7月初步设计完成,随后样艇在吴港鱼雷试验部门的工厂开工建造,8月份完工,随后就在濑户内海进行了秘密试验,不过当时还是无人驾驶试验,不过试验结果还是给了研制团队不少鼓舞。到了第二年夏季,甲标的袖珍潜艇首艘样艇的所有试验基本完成,试验暴露了一些问题,海军技术部随后进行了针对性改进,并且建造了第二艘样艇。不过虽然研制工作完成了一大半,但是由于当时日本海军急于扩军,有限的资源都被应用于大型主力舰上面了,甲标的这种小角色长期无人问津。直到1939年日本海军部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个小玩意,不过此时原先的设计团队早已解散了,只能重新召集一批人,到了1940年5月第一艘生产型甲标的开工,经过一系列测试改进之后,当年11月日本海军正式下达订单订购首批10艘甲标的,到了12月又下达第二批订单14艘。

按照是设计者的想法,甲标的的作战思路是这样的——当时海战还是以战列舰炮战为主流,在战列舰排队进行激烈交战之时,甲标的袖珍潜艇的搭载母舰在敌战列舰的射程之外放下甲标的潜艇,然后甲标的潜艇航行过去浑水摸鱼偷袭敌战列舰。日本在1934年还专门订购了3艘甲标的的母舰,分别为千岁号、千代田号、瑞穗号,每舰可以搭载12艘甲标的。不过日本人的想法确实是很美好,但是问题在于,我们都知道到了二战中,航空母舰就已经取代战列舰成为了海上霸主,时代的更迭让甲标的这种为“以前的战争”而生的武器一下子迷失了方向,并且成为其失败的根源,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甲标的袖珍潜艇模型。

甲标的级袖珍潜艇,全长23.0米,直径1.85米,水下排水量46吨,采用特种D224型电池,发动机功率600马力即441kw,潜航时最大航速24节,潜深可达100米,不过航程只有区区60km。艇员2人,拥有两具457mm鱼雷发射管与两枚鱼雷。整个艇体可以分为三个舱段,前舱为鱼雷发射管与主副水柜,为了减重提速,整个设计非常简洁甚至可以说是简陋,首先鱼雷发射管没有盖子,也没有常规鱼雷发射管的空气回收装置,鱼雷发射之后空气会排出去产生气泡暴露潜艇位置。另外,为了高速性能,艇身表面必须光滑、尽量减少进水孔,这就导致下潜的时候注水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当然最要命的是,两枚鱼雷发射之后潜艇重量大减,此时必须赶紧注水,但是由于注水太慢,最后导致潜艇自动上浮,不过对于疯狂的日本法西斯来说这压根算不上什么问题。

▲甲标的潜艇内部。

艇体中段为电池舱与指挥舱,两个电池舱分别位于指挥舱前后,前舱有56组电池,后舱有136组,每组有两块V2电池。两个电池舱之间连通,前舱有一个废气吸除装置,可以吸收电池排放的废气,然后将废气冷却后排往后舱,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不让指挥舱的艇员吸入前电池舱的废气而中毒。指挥舱里安装有一些简易设备如舵盘、罗经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尼康公司生产的潜望镜算是当时日本制造最精良的潜望镜了。

尾舱就是电机与推进系统,采用的是东芝公司开发的大功率推进电机,重1.5吨,功率441kw,电机与减速齿轮箱相连,而齿轮箱则驱动一具对转螺旋桨,十字舵则是在螺旋桨前面,为了减少阻力,舵面很小,这也导致了转弯困难,尤其是在20多节的高速下转弯。

总体来说,甲标的可以说是二战中设计最精妙的袖珍潜艇,总生产数量接近100艘,不过前面已经说了,其本身就属于落后战术思维下的产物,在航空母舰时代完全沦为鸡肋。

更加讽刺的是,当时日本海军内部以山本五十六为首的一批人已经看到了航空母舰的巨大潜力,1941年山本五十六上台之后立马把海军建设重心转移到航空母舰上面,并且提出了利用航空母舰编队远程奔袭美国珍珠港的计划。此时甲标的级潜艇彻底没有了用武之地,区区60km的航程能干什么呢?只怕会连母舰都一块搭进去吧。实际上当山本决定偷袭珍珠港的时候就有一位军官提出让甲标的潜艇辅助作战,但是却被山本一口回绝了。

不过当初力主发展甲标的的官员们可不愿意就这么看着自己重视的武器沦为鸡肋,既然航程短是甲标的的最大缺陷,那么就要针对性改进,改进方案被命名为甲标的B型,艇体被拉长了1米,排水量也增加到了50吨,还在艇内增加了一台29.4kw柴油发电机跟600kg柴油,可以像普通潜艇一样上浮充电,这样总航程就一下子增加到了350海里,也就是超过500km。不过缺点是最大航速降低到了18.5节,并且艇员也增加到了3人。

▲因为使用不当搁浅在岸上的甲标的潜艇。

不过,不管怎么改进,这种从思维上就已经落后的武器根本就没有抢救的价值,支持甲标的的官员一边想办法改进,一边去说服山本,最终山本同意,改装潜艇作为甲标的母舰,让甲标的参与到偷袭珍珠港中,不过从大洋猎手转职港口刺客对于甲标的来说实在是不妥,果然在偷袭珍珠港中,派出去的5艘甲标的全部损失,而且毫无战果。实际上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甲标的潜艇也是碌碌无为,反倒是经常被美军驱逐舰与反潜机摧毁。这也并不让人意外,虽然制作精良,但是这种潜艇实际上还是一出生就落后了。

潜艇袖珍鱼雷日本甲标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