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寿命是有限的,不管身份地位如何,他最终都会走向死亡。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它带来的悲伤别离,让无数人悲痛欲绝。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既然避免不了死亡,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如何精彩地度过才更为重要。
中国讲究死者为大,葬礼仪式的传统从古代沿袭至今,隆重无比。都说风光下葬,古代更是讲究厚葬传统,势必要让死者体验到生前的种种乐趣。葬礼的举办,也有很久规矩讲究得遵循,持续数天的繁复仪式,是生者对死者的最大敬畏和怀念。不过许多参加葬礼的人们,如果能一瞻死者生前仪容的话,肯定会看见脸上的白布。其实人死后要用布将脸遮住,其实是出于科学考虑,而不是迷信。
一个人若是失去了生命体征,距离死亡只有短暂的距离,现代医学还会对患者进行最后的抢救,可惜大部分时候医生们都无力回天。但在古代,大夫在判断病人脉搏和呼吸都停止后,会认定他已经确认死亡。这样的方式往往会出现一些纰漏,遗漏那些进入假死现象的病人。
所谓的假死现象,顾名思义,就是病人没有死亡,而是处于濒临死亡的临界线上,要是医生及时施以援手的话,病人或许会再次获得新生。这一时期的病患,心跳和呼吸以及脉搏都会停止,但在短暂的时间后,他的生机会重新出现。可惜却没能被医生发现,家属只能悲痛的举行葬礼,殊不知棺木中的人可能还活着。
现代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们就发现过许多奇异的棺木,在棺椁的内壁上布满众多抓痕,一看就是死者极力挣扎想要让外界的人知晓,最终还是逐渐死于窒息下。这些挣扎的痕迹,足以证明死者在下葬的时候还没有死去,但他的家人却毫不知情,亲手断送了他最后的生机。
为此在死者的面部盖上一层白布,如果死者恢复呼吸的话,白布肯定会出现起伏,便于家属们第一时间发现,来抢救死者。可见白布并不是封建习俗,而是行之有效的方式。除去判断死者是否有呼吸之外,白布还有别的大作用。
死亡无疑是最让活人痛苦的事情之一,不管是关系亲密的至交好友,还是血缘浓厚的亲属,一旦死亡,从此天各一方不再相见。往日的音容样貌仍在,却只能凭空吊唁,对着遗物睹物思人,着实凄苦。为此死者面部的白布,让生者见不到死者的样貌,不会看到那副失去生机的僵硬模样,或许能冲淡一丝悲伤,算是人性的人文关怀。
逝者已矣,生者还得重振精神,继续生活,此后还会继续送别他人,每一次都是莫大的悲伤。但至少在葬礼上,不会过度忧伤,深陷往日的美好回忆。白布遮盖死者的样貌,其实也是隔绝旁人直面死者的面部。一些凄惨的死亡现场,往往死者都无法保留全尸,面部更是被严重损毁,难以复原。这时盖上白布,有效隔绝了人们的视线,给予死者最大的尊重,也让家属们不再时刻想起,死者凄惨的现状。
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出于对死者的敬畏。婚礼和葬礼,中国民众最看重的两场红白仪式。前者是欢喜雀跃,一片欢声笑语,后者只有默默不语的哀悼和悲痛的苦嚎。由此葬礼其实在最重要的仪式,红事在白事面前也得避让,人死如烟消云散,往日种种行为也都不再会有人追究。
为进一步加强协会力量,更好地服务会员单位,充分发挥行业人才对协会发展的辅助参谋和智力支撑作用,助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还聘请罗平、卢玉彬、牛悦、纪晟、郑新5人为甘肃省家庭服务行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
带着尊敬吊唁死者,是最基本的礼仪。于是死者面部的白布,隔绝了无关人士对死者的打量,给予死者最后的体面,让他平静祥和地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最后尘归尘土归土。故而白布并不是所谓的封建残留,它的存在自有其道理,也是葬礼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实死亡距离每个人都很近,生活或许下一刻一个意外出现,便有人失去生命。庄子在《庄子·知北游》里写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是短暂的,也是长久的,出生就已经被有限的寿命局限,不管是浑浑噩噩度过,亦或是大展风采,迎来的都是死亡。在人生结局上,这一点是公平的,但这一过程却因人各异。
参考资料:
司马迁《报任安书》
庄子《庄子·知北游》
图片来自网络股票配资哪种品牌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葬礼司马迁庄子死者白布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